水母网10月13日讯 (作者 孙浩令)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明的源泉、精神的根脉。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独特而具浓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强调了中小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由此可见,在儿童和中小学生中开展扎实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校一直坚持运用合适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有责任让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走进小学校园,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

  用多彩活动激发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非一日之功。只有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兴趣,才能确保孩子学习过程有序、有效。

  1、学校开展了“晨诵经典、午讲故事、暮读名著、晚写随笔”的新教育实验,全面实施经典诵读工程,对主题阅读、国学诵读、名著阅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2、开展经典传统文化测评考级。国学名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弟子规》、《朱子家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每学期我们都会按年级特点定期进行背诵积累,并进行默写测评考级。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对国学的爱好和兴趣。许多名家名篇孩子们都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3、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网上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风光片;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直接参与当地民风、民俗中去,真切领略风土人情,切身感受这些久传不衰的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汉字听写、讲故事大赛、中华诗词背诵与配画、书法擂台赛、创新作文大赛等,进一步提升师生文化修养。

  我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矢志创建一流的书香校园。校领导创新品牌意识观念强,教学管理业务精湛,注重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国学名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弟子规》、《朱子家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每学期我们都会定期进行测评考级。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对国学的爱好和兴趣。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因此我们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设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如:我们本校特色的综合课程“根雕、泥塑、剪纸、绘画、葫芦丝、围棋、象棋、五子棋、跳绳、品乓球……”等一应俱全,即有特色,又不失传统的根基。即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的培养。

  学校领导还根据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如国学经典系列的《经典读本》、《智慧树》、《故事乐园》等。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系列的《民风村志》等。名家名人系列《《寻觅慧眼》、《走进孔子》、《感悟孔子》等。特色技能系列《根雕的制作》、《奇妙的剪纸课程》、《水墨画》等。这一系列校本丛书的研发和设计,把孩子们引领到了更宽广、更美妙的学习空间。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 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精彩片段,并能熟读成诵,积累数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对文学领域名人、名篇的研究,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名人的生平及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们那举止优雅、落落大方的精彩表演,博得了与会领导、老师,家长的一致赞扬。经典课程测评考级证书那大大的印章更印证了孩子们富有诗书气自华的风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涂抹了一层亮丽的底色。

  寓教于乐的特色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剪拼捏画,下棋跳绳,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每名学生都掌握了至少一项传统技艺;在传统技艺展示现场,一件件根雕作品、剪纸作品、美术作品在学生稚嫩的手下脱颖而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让我们携手并进,让我们的孩子与经典为伍,与书香常伴!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永放光彩,历久弥香。让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在周家庄子学校这片教育沃土这里起航!